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报 > 娱乐 > 国产剧已经没有“正常人”了?

国产剧已经没有“正常人”了?

2020-03-20 10:30    阅读 793

最近,有两个妈妈再一次引起了热议。


仿佛是提前商量过,一起来到大城市工作的女儿身边,狮子大开口。

 

一边是《完美关系》当中邦尼的妈妈,由于弟弟要上学,需要姐姐拿出十万的学费。

 

另一边是《安家》里房似锦的母亲潘贵雨,为了提前还清儿子的房贷,张口就是一百万。

 


同样的角色。

 

看一次,是发现问题,看两次,是强调问题。

 

可是当这种刻板的形象,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到了需要警惕的时候。

 

并不是说,这些角色演得不好,相反几位演员的表演相当出色,以至于一次次上热搜,一次次让人咬牙切齿。

 

说也说了,骂也骂了。

 

关于角色本身呢?

 

看上去,只是简单的重复。

 

    1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

 

而且是国内女演员长期面临的困境,当年龄到了一定的阶段,角色的选择范围便会迅速缩减。

 

基本上不是妈妈就是婆婆。

 

大家印象比较深的可能有李明启老师。

 

一开始在《我爱我家》和《水浒传》都有不同程度的客串,后来凭借《还珠格格》当中心狠手辣的容嬷嬷一角彻底走红。

 

有多红?


就是那种走在街上或者坐公交车会被人骂的程度。

 


必须承认的是,国产剧经常出现以制造矛盾为目的的老年角色。

 

比如,当年聚焦于婆媳关系的《双面胶》。

 

李明启老师饰演的亚平妈妈来自农村,遇上了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儿媳胡丽娟。

 

自从两个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吃饭,睡觉,生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出现分歧和误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理不清的婆媳关系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容易被年轻人感知的“原生家庭”。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邦尼妈妈的同时,一定会想到另外一个名字——

 

樊胜美

 

同样是在大城市努力工作的女儿,同样是家里的“儿子”需要资助,同样是一味索取的父母口口声声抱怨着“女儿你怎么这么自私”。

 

不仅仅是人物性格和剧情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她们本来就是同一个演员。

 

毫不夸张,樊胜美的妈妈也好,房似锦的妈妈也罢,她们早已不再是一个角色,而变成了一种代表。

 

只要出现类似的人物,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又一个樊胜美的妈妈”。


《完美关系》


《欢乐颂》


写观众愿意关注的,拍容易引起话题的。

 

国产剧的视角就会单一。

 

不要说女演员的选择在变少,她们可以出演的角色也大同小异。

 

有人可能会反驳:现实中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感同身受,觉得拍出了他们的故事。

 

可是,我们的家庭难道就只有矛盾和撕扯吗?

 

那些温暖和理解,也可以拍的很精彩啊。

 

   2   

 

问一个问题。


以下几点限制:


有一定热度的国产剧,女儿是主要角色,母亲一般是配角。

 

请问你能想到的,比较通情达理的妈妈有哪些?

 

老实说,很少。

 

大多数钻进脑海里的,不是忙着催婚就是急着要钱。

 

有一个角色倒是很有趣,但有点不符合要求,就是《家有儿女》中宋丹丹饰演的妈妈刘梅。

 

首先她不算配角,其次她也是夏雨和夏雪的后妈。

 


当然了,认真找肯定还是有的。

 

最近热播结束的《下一站是幸福》。

 

贺繁星的妈妈面对女儿的婚姻问题,没有强求,只是嘱托找个靠谱的,贺爸更是强调“我生的起我就养的起,我养她一辈子”。

 

一对开朗的父母形象,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婚恋观。

 

从这个角度看,这部剧在“剩女”的话题上确实有所突破。

 


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妈妈,看到女儿因为情感危机离婚的时候,不但没有为了面子百般阻挠,而且回到了自己上大学的城市。

 

虽然是一个配角,却没有成天把视线放在子女的身上,即便在特殊的时代做了大半辈子的家庭主妇,依然有资格寻找独立的生活节奏。

 


再比如去年大火过的台剧《俗女养成记》。

 

同样是既有女儿,又有儿子的母亲,面对儿女的婚姻问题。

 

除了催促和着急,还有另外一种答案。



剧中39岁的陈嘉玲,没房没车没结婚,不仅丢了工作,还从奋斗了几十年的台北回到了小时候一直想逃离的家乡。

 

坐在弟弟的车上,吐槽着自己一事无成,一无所有。

 

这部剧比较特殊,采用的是双线叙事,小时候的成长和成年后的失意,相互对应。

 

什么意思?

 

讲的其实也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见到了势利的姑姑,骗人的叔叔,严厉的妈妈以及不认真学习闯祸的小嘉玲,可是我们也看到了可爱的爸爸和善解人意的奶奶。

 

这才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家庭现状,有欢乐也有烦恼,有责骂也有关心。


而不是拿着放大镜,只注意到争吵。

 


最后的结局非常难忘。

 

40岁的嘉玲买下了自己从小就害怕的鬼屋,重逢了14岁的嘉玲:

 

“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到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过去的事情并非一笔勾销,而是无法改变。

 

所谓的和解也并非原谅一切,而是和自己握手言和。

 

   3   


电视剧当中出现讨人厌的“坏人”并不会引起我们的反感。

 

如果坏得有血有肉,甚至会变成一大亮点。

 

例如《都挺好》里面的苏大强和苏明成,虽然结局的处理有点刻意,但对社会议题的探讨并没有止于表面。

 

我们反感的是什么?

 

是没有缘由的使坏,毫无说服力的发难。

 

换句话说,大多数“樊胜美”背后的妈妈,已经开始从人物关系的拼图转变为工具人。

 

究其原因是偷懒,艺术创作上的讨巧。



最典型的例子,在很多这样的家庭中,我们发现那些需要帮助的哥哥(弟弟)往往没有自己的声音,再糟糕一点完全就是家庭的累赘,不学无术。

 

为什么?


因为他必须变成累赘。

 

蛮不讲理的母亲之所以强取豪夺,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家庭,为了亲人。

 

在职场中雷厉风行的都市女性,好不容易躲过了玛丽苏的毒害,经济和生活真正开始独立,结果还是没有逃过原生家庭的压榨。

 

事业一路顺利,爱情需要撒糖,只能拿远在农村的家庭开刀。

 

这是一个连锁反应,一个人物的片面需要一群人的片面去弥补。

 


更糟糕的是,你在这些母亲的身上甚至看不到一丝属于母亲的气息,如果不是女主口口声声嘴里喊着妈妈,你还以为她们是来讨债的“泼妇”。

 

不可否认,重男轻女和原生家庭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讨论的现象,并且也有很大一部分观众深受影响。

 

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看上去从一个模板里复制出来的人物和角色究竟是在突出原生家庭的痛苦,还是借一个容易引起热议的话题博取眼球?

 

值得打出一个问号。

 

至少在我看来,它们正逐渐脱离现实问题,继而演变成脸谱化的标签。

 


作为一部电视剧,如果塑造的人物简单浮夸,呈现的生活漏洞百出。

 

即便能够突然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共鸣,也不过是热闹一时。

 

总有一天,观众会觉得麻木。

 

不是这部,也会是差不多的下一部。